世代434年·春末·夏藏西关·云浮古道
红鸟的羽毛像溅血般火红,在青空泼开一道痕迹。
它飞得极快,翅尖擦过山岚时,空气似乎被裂开。刹那间,另一只白鸟紧随其后,速度不亚于红鸟,甚至有戏弄般的意思。尖刃般的喙每一次啄击,都从红鸟尾翎上剐下一簇红羽。两道影子在云层间撕咬翻滚,惊得山涧饮水的鹿群四散奔逃。
一队商旅经过云浮古道,红鸟如陨星坠落,正砸在领头商人的货车上。那商人头戴青笠,腰上还挂着夏藏国南疆虚求来的辟邪木牌。白鸟收翅悬停在半空,终究忌惮底下人类,长唳一声消失在云海。
“倒是会挑地方。“商人轻笑,指尖拂过红鸟受伤的翅膀。
收留了这只鸟,商人又重新上路。
古道蜿蜒如游龙,两侧野蔷薇灼灼如火,花瓣上的露珠映着天光,碎成星子。古道旁伴溪水流流,托起竹筏摇曳,水底石块莹润如龙鳞隐现。岩缝间银白的祝余草随风轻颤,草穗摇曳间,仿佛整条路都在呼吸。商人的铜铃轻响,惊起一群青羽水鸟,振翅时抖落的碎光,一同坠入雾中,恍若梦境。
另一边,时年二十岁的口吃商人余涛蹲在自己的摊位前,面前摆着一排做工精巧的瓷壶,壶身细腻的云纹,在暮色里泛着温润的光。可路过的人只是瞥一眼,听到他结结巴巴的吆喝,便忍不住嗤笑,连价都不问就走了。
“这、这么好的壶……你们、你们懂、懂什么!”
他气得脸涨红,越急越说不利索,最后只能攥着拳头,狠狠捶了下自己的腿。
旁边的老商贩慢悠悠地收拾着货担,听到他的抱怨,头也不抬地开口:“出现问题时,不要先怪别人,要先想想自己问题出在哪?”
余涛一愣,张了张嘴,却没能立刻反驳。
老者的声音不紧不慢,像是早就看透了他的心思:“壶是好壶,可你连夸它的话都说不顺,别人怎么信得过?”
余涛盯着自己的水壶,沉默了很久。夕阳的余晖洒在瓷壶上,映出他微微发红的眼眶。
从那以后,他再也没急着怪别人眼光差。
而是开始练习,如何在开口前,先让手里的壶,替自己说话。
从此他把每个瓷壶擦得锃亮,在客人驻足时,先倒一杯清茶,再慢慢介绍。结巴依旧,但是好学,眼里多了诚恳,生意竟也一日日好起来。
世代435年·夏末·夏藏北城
可惜乱世不容安稳。西梁与夏藏战事将起,商道封锁,集市冷清。余涛只得背起行囊,辗转至夏藏北城。那里缺医少药,而他的家乡西关盛产良材。
初来乍到,不懂规矩,他的药材摊刚支起就被本地药商掀翻。正当狼狈时,一个叫王生的年轻人伸手拉他起来,笑道:“货不错,就是太老实。如果你相信我,我可以利用本地资源,我们一起把这里的药材生意做起来。”
两人一拍即合,余涛返乡运药,王生负责打点销路。
头两年,配合默契。王生机灵,余涛踏实,生意越做越大,连边境守军都成了常客。可当余涛在一次押着商队归来时,等待他的却是空荡荡的库房和盖着官印的查封文书。王生早已用他的名字签下假契,卷走全部钱财。
站在北城寒冷的街头,余涛摸了摸腰间仅剩的铜钱,他忽然想起云浮古道上老者的话:“出现问题时,你先怪自己还是先怪别人?“
这次,他死死攥着铜钱,指甲掐进掌心,却再没说出半句抱怨。
世代438年·冬·夏藏北城长街
凛冬的寒风裹挟着雨水,在石板路上铺了一层银光。余涛拖着沉重的脚步,褴褛的衣衫早已挡不住刺骨的寒意。他的胃里空得发疼,眼前一阵阵发黑,最终踉跄几步,重重栽倒在街角的馄饨摊前。
“哥,这人还活着!”
清脆的铃铛声在耳边响起,余涛模糊中感觉有人扶起了他。温热的混沌凑到唇边,他本能自救地吞咽起来。
“慢点喝,别烫着。”
少女的声音像山涧清泉,“我叫董文,这是我哥董武。你是发生什么事么?”
余涛抬眼,看见一张明媚的脸,杏眼灵动,手腕系着红绳铜铃。她身旁的青年精瘦结实,背着一杆红缨花枪,枪头寒光凛凛。
身无分文的余涛口吃的说明原因后,惹得兄妹怜悯,便让他一起跑江湖卖艺。余涛口吃的感谢答应,便跟着这对卖艺兄妹。第一日街头卖艺,董武的枪法引得满堂喝彩,董文的软鞭舞得行云流水。轮到余涛捧着铜锣收钱时,他的手心全是冷汗。
“多、多谢赏钱……”
他结结巴巴地道谢。多数看客都笑着投下铜板,唯有个疤脸壮汉抱着胳膊冷笑:“老子看戏从不掏钱!”
余涛停下脚步:“这位、这位爷,规、规矩……”
“规矩?”
疤脸突然暴起,蒲扇大的手掌揪住他衣领,“一个结巴也配跟老子讲规矩?”
“哥!”
董文急呼。
红缨如电,董武的枪杆已横在两人之间。疤脸悻悻松手,临走时阴毒的目光像淬了毒的刀子。
傍晚收摊时,巷口阴影里突然窜出五六个人。疤脸拎着短棍狞笑:“白天那杆破枪呢?拿出来让爷瞧瞧!”
董文一把将余涛推到货物箱后,董武却不慌不忙解下花枪。枪尖点地的瞬间,“咔”的一声,青石板裂开蛛网般的纹路。
接下来的场面让余涛终生难忘,董武的身形如游龙戏水,红缨翻飞间,混混们的棍棒纷纷脱手。有个想偷袭的黑脸汉子,被董文一鞭子抽在脚踝,哀嚎着滚出老远。
“白天看不用钱,”
董武踩着疤脸的手腕,从他怀里摸出个钱袋,“但晚上,得加钱。”,随后丢到身后的余涛那里。
余涛攥着失而复得的钱袋,突然发现董武的枪杆上有道陈年裂痕,董文的铃铛里藏着半枚生锈的箭头。这对看似洒脱的兄妹,看来生活也好不到哪去。
当夜在破庙栖身时,余涛望着跳动的篝火,终于问出心中疑惑:
“你们……为什么救我?”
董文正在补哥哥的衣裳,闻言手指一顿。董武往火堆里添了根柴,火星噼啪炸响。
“三年前寒夜,”
董文轻声说,“我们也曾饿晕在别人门前。”
余涛不在过问,明白了他们的善良。
“为…..为什么他…..他们有…..有的钱不…..不给。”
“你这话说反了。”
董文将针别在衣襟上,“不是因为我们卖艺,他们必须给钱。而是他们想找乐子,碰巧我们能给,这才有了铜板落进锣里的声音。“
余涛愣住了。
董武往火堆里扔了颗栗子,爆开的香气里混着他沙哑的笑:
“三年前我们在北城卖艺,连演三场没半个铜子儿。第四天忽然满场喝彩——你猜怎么着?”
“那天是盐帮发饷的日子。”
董文接话,指尖轻轻拨弄腕间铜铃,“看客兜里有钱,眼里才容得下卖艺人的辛苦。才舍得给点小钱。”
庙外寒风呜咽,余涛忽然想起自己曾经的水壶摊。那些匆匆走过的行人,或许不是嫌弃他的结巴,而是怀里揣着孩子的药钱,眼里根本看不见路边的瓷壶。
“可…”
他喉结动了动,“要是永远等不到看客有钱的日子呢?”
董武突然把花枪横在膝头。月光从破瓦缝漏进来,照出枪杆上七道深浅不一的痕迹。
“有人教过我们兄妹,山上有丰鹿,水里有肥鱼。”
枪尖突然指向北边,“但往那个方向再走百里,又是一个新的地方,也会有一些新的人,那里也将会有新的看客。”
余涛忽然明白了什么。他摸出仅剩的几枚铜钱,轻轻放进兄妹的行李袋。这个动作没逃过董武的眼睛,青年嘴角微扬,把烤好的红薯掰了一半递给他。
庙外寒风渐急,余涛和他们年纪几人差不多。余涛二十四,董武二十一,董文十八。余涛却觉得,这是数月来最暖和的一个夜晚。
世代442年·春·夏藏北城
余涛站在新搭建的戏台后,手指轻轻抚过粗麻布景,那是他花了整整半个月,用董文收集的各色碎布拼成的“云浮古道“图。台下熙熙攘攘的看客们交头接耳,他们即将见证大陆上第一场
“能走进去”的戏台。
“《赤翎劫》第一幕!”
董武低沉的声音从幕后传来,他手中的铜锣“锵”地一震。
刹那间,余涛精心设计的机关同时启动。董文身披红白双色绸缎从高台跃下,腰间缠着的细绳在风中猎猎作响,宛如当年空中激战的红鸟和白鸟。台侧竹筒爆开的硝烟恰到好处地漫过前排,有人惊得打翻了手中的茶碗。
“当、当年云浮…古道…”
余涛的旁白依旧带着熟悉的口吃,但此刻没人嘲笑,他刻意控制的节奏,反而让红鸟坠落时的悲鸣更显凄厉。当白鸟准备俯冲杀死红鸟时,扮演商人的董武手持木剑登场救助,台下爆发出一阵惊呼。
散场时,一个穿着锦袍的商人死死攥着余涛的袖子:
“这戏班我要了!价随你开!我要带去都城。”
世代444年·秋·夏藏国都中心市场
他们的戏台已发展成十二辆精雕马车组成的庞然大物。最豪华的“云霓”车厢里,余涛正用特制的画笔在兽皮上勾画新戏《西疆场》的场景,那是夏藏西关的将士战胜西梁进攻的戏剧。
“用百匹白纱悬在铁架上,”
他蘸着颜料的手指微微颤抖,“当’白鸟’展翅时,要让观众感觉真的置身云端。”
角落里堆着各地送来的请柬,最上面那封印着西梁皇室的火漆。
董文突然掀帘而入,腕间铜铃清脆作响:
“夏藏国来人了,说要订制鼓舞将士的军戏。”
“告…..告…..诉他们,”
余涛缓了一会,“我…..我…..们要…..先排《走难记》。”
《走难记》,这是余涛将董武、董文三人一起行街卖艺时的故事,做成了戏剧。
世代445年·冬·夏藏东城
寒风敲打着移动戏台的金顶棚,余涛裹紧狐裘正要登车,忽然瞥见路旁蜷缩着个熟悉的身影。那人怀里抱着个面黄肌瘦的孩童,正在捡拾他们戏班丢弃的烂菜叶。
余涛竟然发现,那人是王生。
王生此刻也发现了余涛,赶紧叫着余涛名字,我是王生。
董文路过,听到王生名字,想到余涛之前和他说过一起合伙做生意的朋友。好奇的问余涛:
“他叫你呢?”
“我、我知道。”
余涛的喉结滚动了一下,转身就要上车。
“你就这样走了?”董文的声音像淬了的冰,他还是像以前一样,是个老好人。
戏班众人都停了动作。余涛的背影在寒风中僵了僵,关上了门。
待到董文、董武来了之后,沉默良久的余涛,这才结结巴巴道:
“世、世代438年冬…我、我提着最后…一盏灯笼…”
他的每个字都像从冰窟里捞出来的:“去、去找他借粮…灯笼灭了…他、他举着火把出来…”
车厢内的蜡烛,将余涛背影照的佝偻着比划:
“不是…不是点我的灯…是、是烧了它!”
破碎的尾音惊起枯树上的寒鸦。
董武默不作声。董文这才明白,为何余涛这些年设计的戏台永远多留一盏灯,原来那处光影,是那时被熄灭的灯笼。
次日,王生破屋的门轴上挂了袋粟米和钱袋。粟米袋还另外裹着枚铜钱,那枚铜钱有个记号,正是当年余涛和王生合伙卖药材时,分到的第一笔利润。
世代446年·秋·夏藏国都·地牢
余涛蜷缩在阴冷的石墙上,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口袋里的一枚铜钱。几个月前,西梁王的请戏转眼就成了通敌的铁证。
“余家班?”
狱卒提着灯笼照他的脸,“演鸟兽打架的那个?”
灯笼突然凑近,“你编排白鸟战胜红鸟那出,是在影射夏藏军败给西梁国吧?”
余涛张了张嘴,结巴得更厉害了:
“那、那、云浮古道…”
“闭嘴!”
狱卒一脚踹在余涛小腹,让其差点晕死过去。
世代451年·春·夏藏国度·刑场
刽子手的鬼头刀在阳光下泛着青光。余涛盯着刀面上自己的倒影,忽然发现额前多了根白发。
“且慢!”
马蹄声如雷,一队黑甲骑兵冲破刑场。领头的青年翻身下马,铁重剑“铿”地插进青石板。余涛的瞳孔猛地收缩,那人左脸三道爪痕,正是幼时被山海兽撕咬的印记。
“余、余瀚…”
他喉咙发紧。
青年一把扯下头盔,露出满脑袋桀骜不驯的短发:
“结巴涛,老子现在是夏藏国西关统领。”
他踹开刽子手,剑尖挑断余涛的绑绳,“你欠我七十八顿饭,想赖账?”
——————
人物介绍:
余涛,字阿三,因在家中排行第三而得字,生于世代 414年十一月十日,东南部大陆夏藏国人。其人矮胖,有口吃之症,虽言语少,却善察商道,当时人都称他“口吃商人”,看似戏谑,实则赞其大才。余涛性沉稳,目光长远,小利必舍,大谋必争,经商于市井。当夏藏国为西梁所困、兵临城下之际,举国惶惶,独涛亲赴西梁军营,以商道杠杆周旋,说服西梁国,使西梁国罢兵,反而还向其弱小的夏藏国赔偿以结和约。夏藏王感其功,委以国商之任,一时权势熏天,富可敌国。
但也有遗憾的事,有段时间做军需暴利,售甲胄兵器给各国,不料发小竟死于其所制的兵刃之下。余涛愤遂散家财半数,留书别王,负剑往中部大陆,问道求解自己心中的疑问。
名言:“别让泛滥的怜悯成为刺痛自己的荆棘,在妄想拯救世界时却先划伤了自己的灵魂”——怜悯
暂无评论内容